您所在的位置: 网络辟谣举报平台 > 权威辟谣
“聪明药”在欧美流行!靠谱吗?
2018-07-20 08:43:30 乔 地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林锦星
分享到:

一项对美、英、法等15个国家和地区近3万人的调查表明,靠服用“聪明药”来增强认知表现的人数,正呈上升趋势。受访者至少服用过一次“聪明药”的人数,从2015年的5%,飙升到2017年的14%。这项调查发表在今年6月《国际药物政策杂志》期刊上。针对这个问题,科技日报记者近日走访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李学,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能提高记忆力?没科学依据

李学说,“聪明药”是一个大众化概念,并非医学术语。在提高记忆力和注意力方面,没有直接的科学依据。尽管调查认为使用“聪明药”的人数上升,但一点儿也不靠谱。

从报道来看,美国那项调查认为的“聪明药”,包含两大类,一类是治疗多动症的,如阿得拉(Adderall)、利他林(Ritalin);一类是针对睡眠障碍的,如莫达非尼(modafinil)和安帕金。它们都属于神经兴奋性药物,能够提高患者的注意力、保持清醒。很多人因此希望,通过服用这类药物提高认知力、记忆力。

李学说,这些药物确实能够促进短时记忆和组织计划能力。其原理就是通过改变脑细胞代谢,短时间兴奋脑内神经元的化学过程。但靠这种短时作业并不靠谱。其实还有很多更健康的方法,比如体育锻炼、充足的营养、睡眠,以及学习和阅读等,这些都可以使大脑神经产生有益的变化。

李学说,他20多年前上大学时这些药物已经是治疗儿童多动症或渴睡症的常用药物了。据他介绍,被认为是“聪明药”的这四种药物,都有严格的适应症,属于处方药。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

一些国家使用这类药物,也是因为多动症。美国对于多动症的治疗覆盖率正在推动这一趋势,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动症诊断率较高的国家,也同样存在这一现象。

长期服用有副作用?需专业指导

事实上,关于“非医学用途的处方药能否提高大脑功能”的争论,一直在继续。苏黎世大学研究人员马耶尔、英国邓迪大学神经科学主任黑尔斯等科学家也表示担忧:“短期内,这些药物可能不会构成伤害,但我们不知道这些药物的潜在累积影响。”

李学明确表示,多动症和渴睡症患者,服用此类“聪明药”,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健康人则完全没有必要服用。长期服用,不仅不能使人变聪明,还可能产生副作用,主要是会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不推荐学生在考试前服用这些药物,因为可能会诱发失眠和消化道症状等副作用。

李学提醒,虽然目前已经证实,一些药物(如莫达非尼)效果明显,相对安全,但也有研究指出,莫达非尼的作用机理并不完全明确,并且具有潜在的成瘾性,不应该掉以轻心。

不是所有药物都有资格标榜自己是益智药的。就像许多保健品,除非你真正地研究它们和背后的公司,否则你根本无法知道实际成分是什么。但让人沮丧的是,对益智药进行全面详尽的分析,将是一项艰巨任务。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负责,仅仅粗略地阅读一个药物销售网站的信息是不够的,需要对真正的研究情况有一个了解,并获取专业人士的指导意见。(记者乔 地)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