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络辟谣举报平台 > 权威辟谣
吃杨梅感染sk5病毒死亡? 辟谣:sk5病毒不存在
2017-06-21 10:29:05 赵元君 来源:石家庄日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分享到:

近日,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条传言,称有人吃杨梅导致感染sk5病毒,目前省会已有多人感染后身亡,就连央视都已经报道了。说法如此“骇人”,很多网友及市民都有些慌了神,难道吃个杨梅还有这么大的风险吗?这个听上去有些陌生的sk5病毒又是何方神圣呢?来看看记者的调查吧。

网传:有人吃杨梅感染“sk5”病毒死亡

这条传言是这样说的:“人民医院,昨天凌晨两点二十三分,三名男女感染‘sk5’病毒死亡,最大的32岁,最小的5岁,目前参与抢救的医生已经被隔离,中央一台电视新闻已经播出。暂时别吃杨梅、李子,尤其是紫金杨梅,目前省内已经有3167人感染,为了大家的健康,看到消息请马上发给你关心的人,最好是群发,帮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

看到消息后,不少网友都有些“慌”,并将消息进行了转发,记者微信上的几个群也收到了一模一样的消息。记者询问了部分发送者,发现实际上他们对这个“sk5病毒”并不了解,有的甚至是头一次听说,之所以转发是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消息上说的那么具体,连央视都播发了,应该是真的吧!”一位朋友表示。

说 法

纯属谣言,“sk5”病毒根本不存在

那么这条传言到底靠不靠谱呢?所谓的“sk5”病毒又是何方神圣呢?6月12日,记者分别咨询了省人民医院和市人民医院,可工作人员表示,这段时间根本就没有接治过因为吃杨梅或李子引发感染或中毒的患者,就更别说死亡了,而且他们也没有听说过什么“sk5”病毒。“要是真感染了那么多人,这么大的事早就传开了,医院不可能不知道!”

随后,记者还登录央视官网查询了近期播放的节目,可今年并未发现任何与传言相关的节目。记者又联系到了石家庄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直接表示,从专业的角度讲,根本不存在“sk5”病毒这个名称,所以可以断定,该传言纯属毫无依据的谣言!

调 查

类似谣言在多地都曾出现

虽然确定是谣言无疑了,但记者从网上进行相关搜索,结果却着实吃了一惊。原来,不只是河北省,这段时间,一模一样的谣言在厦门、湖南、广东等地都有传播,而且来源统一都是“人民医院”。虽然各地的有关部门也曾出面辟谣,有的传播者甚至还因此进了“局子”,但谣言还是如同插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全国。

另外,记者还发现,实际上类似的谣言并不是首次出现。这些年,类似的谣言基本每年都会“爆发”,除了杨梅,大盘鸡、羊肉、酸菜鱼等食材也都“躺枪”过,病毒的类型除了“sk5”外,还有“sk2”、“sk4”、“sk6”等,堪称五花八门。尤其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些消息的内容除了病毒名称都是“换汤不换药”,甚至就连感染的人数“3167”都一模一样。

综上所述,这条消息不过是彻头彻尾的谣言,要是再看到同样的,大家可要擦亮眼睛,千万不要转发了。

记者手记

“造谣张张口,辟谣跑断腿!”对于网络谣言来说,其传播的速度永远都要快于辟谣的速度,甚至有时候,就算官方已经辟谣,但还是难以遏制谣言扩散。如今,很多造谣者编造谣言时一般都从很普遍的事物入手,并与尽可能多的人都有关,如此一来,不但消息看上去劲爆抓人眼球,而且很容易引发恐慌,继而开始大量转发。

比如上述这条谣言,不仅提到“人民医院”、“中央电视台”两家权威单位,而且还瞄准了最近上市的杨梅,难怪人们会深信不疑。造谣固然可恨,但传谣也是助纣为虐,对于网上一些不明真相的说法,最好还是等待有关部门的权威说法,就算当时不能辨别真伪,也不要急着转发,以免无形中成了谣言传播的帮凶。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