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省互联网辟谣平台 > 联动辟谣
清明前后的甘蔗不能吃?专家回应:系误读
2025-04-02 09:24:28  来源:  责任编辑:张志亮
分享到:
临近清明,关于“清明蔗,毒过蛇”的说法在网上流传,引发了不少网民的担忧。这一说法是否真的科学?清明时节的甘蔗究竟能不能吃?


(网传信息截图)

网传说法系误读,元凶是霉菌!

据科普时报报道,春季气温不断升高,适宜霉菌繁殖,甘蔗很容易霉变,食用了霉变的甘蔗容易导致中毒,因此甘蔗中毒事件多发于每年3月到清明节前后。可见,“清明蔗,毒过蛇”这一说法并非指清明时节的甘蔗本身有毒,而是强调此时气温升高、湿度增大,甘蔗容易发生霉变,从而产生毒素。


(科普时报报道截图)

霉变甘蔗需高度警惕!

福建农林大学施木田教授表示,清明前后天气转暖、降水增多,未成熟的甘蔗容易发生霉变,其中有一种霉变的真菌叫节菱孢霉菌,这种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名为3-硝基丙酸的神经毒素。这种毒素仅0.5克就可能使人中毒,中毒后可能导致胃肠道和神经系统的紊乱,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因此,对于霉变甘蔗,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如果想在清明前后食用甘蔗,建议挑选新鲜甘蔗。

“摸、看、闻”三个方法科学挑选新鲜甘蔗!

1.用手捏一下甘蔗,新鲜甘蔗质地坚硬,霉变甘蔗质地较软,容易压瘪。
2.观察甘蔗的颜色,新鲜甘蔗表皮坚硬、形状饱满、色泽明亮,蔗瓤呈白色或米黄色,霉变甘蔗外皮皱缩,颜色暗淡,蔗瓤呈浅棕色、有红心或黑斑,或有白色絮状菌丝。
3.新鲜的甘蔗有股自然的清香味,若有酸馊味、霉坏味或酒糟味,说明甘蔗已发霉,千万不要购买食用。
福建辟谣平台提醒:关于“清明蔗,毒过蛇”的说法,网民无需盲目恐慌,而应理性看待。
如果有相关谣言线索,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举报:
1.登录福建省互联网举报平台提交网络谣言线索:http://jubao.fjsen. com
2.发送网络谣言线索至举报邮箱: fjjubao@sina.com
3.拨打福建省网络举报电话:0591-96123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