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络辟谣举报平台 > 权威辟谣
朋友圈疯传的“雾化比输液更有害”系谣言 揭雾化治疗真相
2018-01-18 09:04:11  来源:信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分享到:

微信朋友圈总是不缺乏各种“专家” 。不少看似言之凿凿的言论总是充斥着妈妈们的视野。最近,一则关于“雾化对宝宝身体伤害很大” 的消息刷屏朋友圈。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许多孩子常会出现咳嗽、多痰、咽喉水肿等呼吸道疾病问题,对于这类病症,许多医生都会推荐用雾化治疗。那么雾化治疗到底会不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影响?来跟小编一起来揭开雾化治疗的真相。

雾化,这个词很新鲜。也就是因为这样的新鲜,让这些不怀好意的人趁虚而入了。首先,我们了解一下【雾化】 ,不被这种谣言所迷惑。

从谣言信息当中,分析起来一共有三点:

1,雾化成分里都很可怕;

2,中医说肺很娇气不能雾化;

3,雾化比输液伤害更大。

被这样吓唬的雾化是什么呢?

雾化是将药物制成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微液体或者固体颗粒,也就是气溶胶,患者随着呼吸会吸入药物,药物直接作用于肺部。常用于缓解、治疗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的病情。

雾化的成分很可怕么?

流言中列举了一大堆药物吓人,但很多宝宝只是很简单地雾化生理盐水啊,怎么叫一般都有这些成分了呢?到底用不用药物,用什么药物,是单独使用还是联合使用多种成分,这完全看病情啊。

药物对症就是好事,滥用就是坏事,听上去很可怕的抗生素、激素等等成分,在患有呼吸道疾病,或预防感染的情况下,都有利于病人的身体健康。而对于哮喘病人急性发作的时候,一罐气雾剂更是救命的灵丹妙药。雾化只是一种治疗的方法,和其他的治疗方法一样,用对就有好处,用错则可能会遇到不良反应。

中医里说肺不能雾化么?

谣言中所说的“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这8个字来自《中医内科学-肺病证》,但很聪明地删去了后面的几句话:“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且肺恶燥,燥则肺气上逆而咳喘,甘润可使肺气自降,清肃之令自行......”这段话并不高深,意思是说太寒冷或者太热的环境都可能让肺部不舒服,而且肺尤其讨厌干燥,燥了就容易咳喘,而呼吸湿润的空气就可以让肺康复舒服。

这不是中医应该赞赏雾化对肺部,尤其是治疗咳喘的好处才对么?怎么反过来用呢……为了吓人或者唬人,随意乱用几句看似很高深的中医理论,营造出可怕结论恐吓中国人,这是目前屡见不鲜的玩法。所以有朝一日灭亡中医的,八成不是中医黑,而是热衷造谣的野中医和养生专家们。

雾化比输液还可怕么?

雾化药物是通过肺部粘膜吸收,相比直接进入静脉,快速到达全身的输液,产生不良反应的风险也会少一些。国家监控不良反应的食药监局目前还没有关于雾化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警告,但输液已经是多年的重点问题了。所谓雾化比输液伤害大,只是谣言的臆断而已。拉了已经被大家认可的有严重滥用问题的做垫背,好进一步扩大家长心目中的可怕印象。

输液在我国的滥用是全方位的,从三甲医院到乡村卫生站,从抗生素到中药注射剂。而雾化目前仍然是比较新鲜、使用较少的用药方式,使用的药物种类也较少。不过公正的评判两者谁好谁坏,仍然要回到 “合理用药” 的前提下,合理地使用输液,当然比滥用雾化有意义,反之亦然。

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输液是救命的重要医疗手段,但是在被滥用之后,就成为严重的医疗问题了。雾化也是如此,合理的雾化可以解决问题,但滥用就是制造问题。因此我们要警惕的不是雾化,而是滥用。

随着医学进步,雾化逐渐成为最常见也最有效的给药方式。雾化吸入药物,是局部用药,药物直接吸入气管、支气管并在局部起效,药物用量小,但直接产生效力,药物弥散到全身的量非常微小,因而产生的全身副作用也很小。举个例子,手划伤化脓了,需要抗生素治疗。如果通过口服,经过胃肠吸收,药物作用于受伤处,就需要吃大量的抗生素,才能让其中的一小部分作用到破损处。而局部涂抗生素药膏,用量少且作用直接有效。现在的雾化就好比是给破溃处涂抹药膏。

雾化给药方式非常便捷,而且也能有效降低不必要的用药量,最大程度的减少其他器官对药物的吸收,这种靶向治疗完全比吃药、输液更安全。

而且国外雾化早就开始流行了,在我国雾化也已经使用了20+年,并不是什么“国家禁止输液,却出现了雾化”这种谬论。

击破对雾化的误解

① 雾化药物并无抗生素,庆大霉素之类抗生素早已停用

如今雾化用药主要有三类: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黏液溶解剂。庆大霉素之类的抗生素早前有被用于雾化治疗,但是现在已经被淘汰不再使用。目前的雾化用药,都是具有针对性的用药,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② 雾化用药中有激素,但是几乎无副作用!

上文提到,雾化药物中有一类为糖皮质激素,例如“布地奈德”,它是一种新型的表面糖皮质激素,几乎不产生副作用,有着很高的安全性。如和睦家的意大利华裔医生所言,此类激素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只要注意让宝宝在雾化后漱口即可。

患儿做雾化治疗时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雾化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神志等,如有面色苍白、异常烦躁及缺氧症状应立即停止治疗;雾化吸入的药物和剂量应根据临床表现来增减;应注意对附件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注意加强口腔的清洁,以防呼吸道继发感染。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