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络辟谣举报平台 > 权威辟谣
营养不如鸡蛋?燕窝紧急辟谣
2018-04-17 14:29:30 董滋 来源:羊城地铁报  责任编辑:林锦星
分享到:

 

   羊城地铁报记者 董滋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用这句诗来形容燕窝在国内的消费市场,再合适不过。曾是上流社会专属的滋补品,如今随着消费升级,开始步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中。但最近,一篇“多品牌即食燕窝被指营养不如鸡蛋,含量97%是糖水和增稠剂”的报道,令燕窝的功效再度成为争议焦点。实情究竟是怎样的?相关的行业协会回应称,这一配比符合燕窝的科学食用方法。

定义

即食

燕窝

什么是燕窝

即金丝燕筑成的鸟窝,其一般盛产于东南亚地区和我国南方个别地区,是金丝燕等同属的玉燕在衔食了海中的小鱼、海藻之后经过消化,将消化腺分泌物(唾液)与绒羽筑造而成的窝巢。美容养颜、抗衰老是在商家宣传中最常见也最为人熟知的功效,因此尤其受到女性消费者喜爱。随着行业技术革新和普及,即食燕窝产品呈井喷式增长,如定价大众化、针对年轻消费者的燕窝饮品;专为高端人群设计的碗燕产品。

事件

回顾

即食燕窝被指“多为糖水和增稠剂”

被视为滋补佳品的燕窝,营养甚至不如鸡蛋牛奶?一篇源于《消费者报道》的检测报告,近期再度引发公众对燕窝功能的质疑。据了解,该媒体向第三方机构检验送检了同仁堂、燕之屋、康富来、雷允上、SHOYO轻氧轻燕、白兰氏等6个品牌的即食燕窝,结果显示,产品中97%以上为冰糖、水及增稠剂,实际燕窝的添加量不足3%,唾液酸和蛋白质的含量远远不及5毛钱的鸡蛋和2块钱的牛奶。

该检测结果并未经6个品牌公司的逐一回应和证实。其中聘请了刘嘉玲作代言的燕之屋,其相关客服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无从考量检测机构是否专业以及是否是燕之屋的产品,另外燕窝在加工中容易和水相融,不能代表没营养,实际生产中所用的干燕窝原料为1.25克/瓶。

即食燕窝“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为一个讲究食补的饮食国度,燕窝在诸多滋补品中一直地位显赫,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对它尤其钟爱有加,如今随着消费升级,这个原本异常名贵又价格高昂的滋补品开始慢慢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

数据显示,2015年包括虫草、阿胶、枸杞等在内中式滋补品的销售额达2000亿,其中燕窝一项占了150亿元。近年来,其产品形态更加多元化,即食燕窝尤为常见,铺天盖的宣传让更多普通消费者开始逐渐了解和接受燕窝产品。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0~500元之间的即食燕窝零售渗透率达27.1%,是国内的消费主流。中国食品研究院预测,2017~2021年,即食燕窝销售额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30.8%,2021年市场销售额有望达5亿元。

营养价值受质疑 专家:关键在“唾液酸”

购买者增多,但公众对燕窝营养价值的质疑也一直存在。在百度输入关键词便可发现,“燕窝营养不如鸡蛋”这个话题之前已有多个媒体进行报道,而最近《消费者报道》的测评报道,又引来新一轮关注。

对此,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燕窝市场专业委员会(简称为“国燕委”)14日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做出回应。理事长马增俊表示,燕窝是一种特殊的发泡食材,即食燕窝中3%为燕窝、97%为冰糖水的配比,是符合燕窝科学食用方法的。厦门大学教授李红卫解释说,“评价燕窝营养的标准不在于蛋白质,唾液酸才是燕窝发挥作用的最主要成分。”其表示,干燕窝蛋白质含量为50%,假设一天食用3~5克燕窝,通过燕窝摄入的蛋白质不到3克,但对比唾液酸的含量,1克干燕窝相当于40个鸡蛋。

未来消费会回归理性

近期媒体报道中的争议,换个角度看就是,燕窝含量不足3%。以燕之屋为例,一瓶70g的即食燕窝,算下来有2.1g的燕窝,其每瓶价格76元,也就是说燕窝约为30元/克。有评论认为,在目前的燕窝市场价中,其实并不贵,“品牌的即食燕窝不仅有品质保证,还节省了挑毛、清洗、炖煮的时间。”消费者陈小姐说,在家里妈妈会买干燕窝煲汤,但她会买些即食燕窝喝,因为方便。在她看来,若不中意冰糖燕窝,其实也可选择干燕窝自行处理炖煮,或选择碗燕等燕窝含量高的高端产品。

涉事产品“即食官燕”的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即食燕窝是针对年轻消费者的需求而推出,“对于没尝试过的消费者,可以用价格比较低的饮料型方式品尝到燕窝。顾客可以根据自己承受范围选择产品。”食品分析师朱丹蓬则认为,如今的消费者已具备了甄别价值和自主思维能力,未来燕窝的消费一定会回归理性。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