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络辟谣举报平台 > 权威辟谣
“xxx含剧毒!xxx致癌!”食品谣言套路深,这样才能看得清!
2019-01-10 09:19:55  来源: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责任编辑:林锦星
分享到:

食品类谣言是极易被捏造和传播的一类谣言。给日常食品冠以“有毒”“致癌”等罪名,便能轻易获得可观转发量,引发大规模讨论。谣言不仅造成社会恐慌,它还会导致直接可见的经济损失。据报道,因谣言“塑料紫菜”广泛传播,福建晋江整个紫菜行业蒙受近1亿元的损失;几年前“过桥米线含胶”盛传,造成多家经营良好的米线连锁品牌大面积缩减店铺甚至最终倒闭;“无籽葡萄涂抹避孕药”谣言导致山东果农发货量下降90%。
在这些无良谣言产生和传播的过程中,我们扮演着什么角色呢?我们和我们亲近的人,是否也曾亲手转发过这样的谣言,间接造成了这样的后果?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里,每一次转发,每一条评论都可能产生辐射性的影响。作为社会公民,我们应当规范言行,提高素养,自觉抵制谣言。

\

如何识别食品类谣言?

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01 从标题分辨

很多谣言习惯在标题上玩套路,比如“别再吃了,xxx含剧毒”,“难以置信!xxx致癌!”,“多吃xxx死得快”,“常吃xxx让你长命百岁”……这类谣言标题,大多采用耸人听闻的词句,或将某种食物与中毒、疾病甚至死亡联系在一起,或无限夸大食物的保健作用,其目的都是为了吸引眼球,产生震慑效果,骗取人们的信任。看到诸如此类的夸张标题时,一定要引起警惕,斟酌其内容的真实性。

02 从内容分辨

这类谣言指向的食品是我们生活中每日都在食用的,给出的结论毫无事实依据。我们可借助日常生活经验判断真伪。例如,看到谣言“大米是塑料做的”“食盐含有剧毒添加物”“肉松是棉花做的”,我们可以思考:用塑料代替大米商家会得到更多利益吗?每天都在吃的食盐如果有剧毒添加物,为什么至今没有听说有人因为吃盐而中毒?肉松如果是棉花做的,我们是如何欣然下咽而不自知的?

03 勿信缺乏科学支撑的“证据”

有些食品谣言包含视频、照片等“证据”,但结论缺乏科学依据。以“塑料紫菜”谣言为例,网上流传的视频显示,把紫菜放在水中浸泡后用手撕扯,紫菜显得既“透明”又“有弹性”,由此得出结论“紫菜是塑料做成的”;“塑料大米”视频中,塑料袋经过熔解、拉丝、切割等工序,变成一颗颗状似米粒的白色固体。视频配文称,这就是假大米的制作过程。这类食品谣言没有任何科学理论和有效实验作为支撑,通过牵强附会或断章取义的方式刻意指向一个结果。这类谣言通过思考,相对容易看清。

04 警惕看似“科学”的伪科学

这类谣言通常会给出看似严谨的科学分析,让人难辨真伪。例如,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火腿、培根等加工类肉制品为“1类致癌物”。顿时很多文章直指“红肉致癌”。乍一看似乎没毛病,但实际上,“致癌物”分类或者分级的依据,只是某种物质致癌证据的确凿程度。证据的确凿程度跟患癌的风险大小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世卫组织认为,每天吃50克左右培根会增加大约18%的大肠癌风险。但是,这只是得大肠癌的可能性增加18%,而不是有18%的可能性得大肠癌。

这类“伪科学”谣言看似有理有据,但常常真假混杂、以偏概全、混淆概念、颠倒因果或忽略大前提,缺乏相关科学常识很难分辨,需要借助专业机构力量查证。

05 从结论分辨

部分食品谣言具有明显的抹黑行业导向。例如“食用油致癌”“普洱茶致癌”等,均为在没有任何科学调研的情况下,直接丑化一个行业或一类食品。我们应当知道一个事实,十年前最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后,质检总局全面检查奶粉行业共109家企业,最终在22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产品中检出了三聚氰胺。22家虽是一个极高的数字,但它仍然只占整个行业的1/5。所以看到称整个行业或某类食品存在问题的消息时,转发前可以先思考一下,真实性究竟有多大。谨慎转发,也许就可以避免一次行业灾难。

抓住食品类谣言主要特征,有助辨别真伪。但我们也会遇到个人无法分辨的状况,此时该如何避免误信、传播食品类谣言?可参考以下识别谣言的通用方式。

1、从权威渠道获取信息

“塑料紫菜”、“棉花肉松”等谣言视频均出自个人或自媒体,没有任何权威机构和媒体证实其真实性。对于非权威来源的信息一定要谨慎对待,“宁可信其有”、“好心转发”都可能是在传播谣言。关注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从权威渠道获取信息。

2、善用识谣工具和搜索引擎

许多谣言具有周期性特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改头换面重出江湖。因此遇到个人无法识别的谣言时,可利用搜索引擎或识谣工具,查看此前是否已有相关辟谣信息。随着各方对网络谣言治理工作关注度的进一步提高,目前已出现了许多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识谣工具。综合利用这些识谣工具和搜索引擎,通常能识别网络上流传的大部分谣言。

3、参考评论或向专业机构求证

在辟谣信息尚未出现时,可多参考其他人的评论,为自己提供更多思路。更进一步,我们可以通过网站留言、私信等方式向相关专业机构和专家进行求证。

当以上所有识别方式都无法奏效时,也不用着急。目前,食品类谣言的辟谣信息出现越来越及时。稍等一下,真相马上就会出现。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