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络辟谣举报平台 > 案例解析
“飞机撒药”谣言还要飞多久
2019-03-29 09:21:01 张淳艺 来源:检察日报  责任编辑:林锦星
分享到:

近日,网上再次出现所谓“飞机撒药治白蛾的通知”,内容为:“市园林办通知:本月15号至25号室外不要晒被子、衣服,不要吃外面的食物(烧烤等露天食物)。尽量减少郊外、户外活动。飞机撒药治白蛾,大家把爱心传递下去。”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25日回应称:此消息实属谣言(3月26日《北京青年报》)。

每年三四月份,“飞机撒药”这个老段子都会在朋友圈活跃起来,每次都打着市园林办的名义发布通知,提醒不要晒被子衣服、吃露天烧烤等,甚至连“本月15号至25号”这个时间段都一字未改。

假的就是假的,所谓“飞机撒药治白蛾的通知”可以说漏洞百出。首先,“市园林办”并非一个规范的政府机构名称,在各地市级政府部门序列中普遍只有园林局、林业局等,只有少数区级政府机构中才有园林办。其次,每年国家林业局都会公布美国白蛾疫区,很多地方并不属于白蛾疫区,不需要进行飞机撒药防治。此外,即使进行飞机撒药,使用的药剂也是对人畜无毒无害的,同时撒药范围主要集中在非人口密集区的生态公益林、防护林等林地,远离居民生活区,因此不会对市民生活造成影响。

尽管有关部门和媒体多次辟谣,谣言却总能“春风吹又生”,一到每年这个时候就会死灰复燃。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辟谣工作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由于先入为主效应,有人还是宁愿相信谣言也不相信辟谣;更重要的是,对于谣言传播者缺乏有效追责,造谣传谣几乎零成本、零风险。

“飞机撒药”谣言主要活跃在微信朋友圈,在层层转发中以几何倍速扩散。在许多人看来,通知又不是自己编造的,只是看到后转发一下,即使是假的也不用承担什么责任。这其实是一种认知误区。微信是网上的公共场所,虽然对象是特定人群,但在公共场所如传播谣言、虚假信息,自己未经核实,也属于违法。尤其在主观意识上能判断该消息是谣言或是虚假信息,不管原创还是转发,都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不过,虽然“飞机撒药”谣言流传甚广,却很少有人因此被追责。据媒体报道,只有去年3月海口一男子因在网上传播该虚假信息,被处以行政拘留十日一例。传谣无需担责,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的集体无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扮演了谣言的推手。要想彻底终结“飞机撒药”谣言,有关部门除了加强科普宣传,引导市民正确了解飞防工作,更需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网络谣言。只有给网络信息传播架上高压线、通上高压电,使广大公众认识到朋友圈并非法外之地,信口开河、随手转发都要承担责任,才能推动更多人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切断网络谣言传播链条。(张淳艺)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