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省互联网辟谣平台 > 联动辟谣 |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然而,这些有关“低保”的谣言,不但扰乱网络秩序,还对群众的生活与政府部门正常办公造成不利的影响。福建辟谣为您整理这些“低保”谣言,揭穿谣言真面目,让您一次看清。
谣言一、低保新生可领万元助学金
网传消息称:今年有考上二本的家庭困难的学生,可携带录取通知书和家庭困难证明到市工会领取2000元的秋季助学基金!低保户新上大学学生,可去教育局二楼报名,一年一万(元)补助。
网传消息截图
真相:网络辟谣举报平台记者查询发现,该条消息已在网络上传播多年,多地官方部门以及权威媒体都已辟谣。
黄山市教育局微博截图
莆田网警微博截图
谣言二、有2万元存款就会被取消低保资格
一则有关“农村低保家庭拥有2万元及以上的存款将会在五一之后被重点查处,发现者将直接取消低保资格”的文章,在网上流传,引发网民的关注。
真相:根据环球网2018年12月7日文章《低保户因有存款被取消待遇 专家:最低保障标准偏低》报道,广东省佛山市80多岁老人确实曾因名下存款超过两万元被取消低保。
环球网文章截图
然而,网络辟谣举报平台记者注意到,这只是个例,民政部门并没有这样的规定。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低保的补助与退出低保的标准都跟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挂钩,全国统一一口价2万元,也不符现实。
洛阳晚报指出:低保资格认定和取消,都需要参考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家庭财产和家庭刚性支出四个基本要件,不会单凭家庭存款来认定。
农民日报文章点评这则谣言:过于武断,偷换概念,实在可恨。
谣言三、28岁未婚属五保户每月可领500元低保
网传消息截图
网传消息截图
网传消息称:国家法定结婚年龄(男22岁,女20岁)晚婚年龄(男25岁,女23岁)28岁还没结婚就属于五保户,可以带上身份证和民政局开的未婚证明去当地领取每月500的低保。
真相:网络辟谣举报平台记者查询发现,28岁以上正常健康的单身人士在全国各地都领取不到所谓的“低保补贴”,因为没有这样的政策。网络辟谣举报平台记者在中国政府网查询到,《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在2006年1月11日国务院第121次常务会议通过,并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另外,《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14号】指出:2014年,国务院公布施行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将城乡“三无”人员保障制度统一为特困人员供养制度,我国城乡特困人员保障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所以,“五保户”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现在应该统一称为“特困人员”。大龄单身青年也并不属于特困人员,更不可能领取到所谓的“低保补贴”。
谣言四、小学生的理想是当贫困户
网传消息:网上流传着“学生的作文《我的理想》”的帖子,帖子主要内容:这段时间,每当我回到我们村,回到家中,我听大人们总在议论一个话题,xxx又被评上贫困户了,看到大人们羡慕的眼神,我想当贫困户肯定是一件非常好、很光荣的一件事,所以,长大了,我的理想就是当一位贫困户!
网传消息截图
真相:网络辟谣举报平台记者注意到,“我的理想就是当一位贫困户”的文章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在网络上,引发网民的关注与讨论,但该网传消息已被官方部门与权威媒体证实是妥妥的谣言。2020年6月4日,平江发布指出:据县教育局和长寿镇反馈,他们也注意到了网上有相关信息的流传,并对该信息内容迅速进行了核实,发现维夏中学并没有名为杨文亮的学生。这是一个谣言!
网络辟谣举报平台提醒:
网络世界中,信息是海量。广大网民要学会辨识信息真伪,不可盲目相信,要不断提高自我科学素养,不要被那些虚假信息所欺骗。
欢迎扫码关注 |
闽辨真伪 |
联动辟谣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