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络辟谣举报平台 > 案例解析 |
近日,有群众反映微信公众号“家在临桂”发布了一篇《桂林疫控紧急出动,“阳性”车厘子流入施家园某水果店!》的文章,文章附有赣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关于通报涉疫进口车厘子产品有关信息的风险提示函》的文件和施家园某水果店的图片。
临桂区“扫黄打非”办高度重视,立即组成由区互联网舆情中心、桂林市公安局临桂分局网安大队组成的调查组。经调查,桂林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于2月就已对施家园某水果店中的车厘子进行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抽样检测,临桂区立即联系桂林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桂林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根据核酸检测报告,证实施家园某水果店车厘子并未呈“阳性”,微信公众号“家在临桂”发布的“阳性”车厘子流入施家园某水果店纯属谣言。随后桂林市公安局临桂分局临桂派出所对“家在临桂”公众号法人曹某某进行传唤,曹某某对发布“阳性”车厘子流入施家园某水果店的谣言供认不讳,公安部门依法对曹某某进行行政处罚。
无规矩则无方圆,无秩序则无自由。有些人觉得现实中的种种身份标识在网络中化为乌有,可以无成本、无负担地随意言论、肆意妄为,网络空间似乎可以成为法外之地。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正常的社会秩序是维护每个公民安全的重要保障。作为现实社会的一种新形态,网络社会也应是法治社会,运行在法治轨道上,不能也不应成为法外之地。
欢迎扫码关注 |
闽辨真伪 |
联动辟谣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