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网传消息截图
近日,网上热传“无根豆芽就是毒豆芽,是世界上最毒蔬菜”的消息,消息称:为了提高豆芽的品质,在豆芽中加入除草剂,除草剂含有许多致癌物,而且毒性很强。它不仅破坏了蔬菜本身的营养价值,大大增加肝脏的负担。这种无根豆芽你还敢吃吗?不光是会损害我们的健康,更会让良心的商家倒闭关门。
网传消息截图
这是真的吗?
蝌蚪五线谱文章阐述:所谓的“毒豆芽”就是培育时添加“无根水”(即6-苄基腺嘌呤等物质)生产出无根、白嫩的豆芽。无根水并非本身有毒,过量使用才会产生问题。所以,把使用了6-BA的豆芽称为“毒豆芽”并不科学。
2015年5月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农业部、国家卫计委联合出台了《绿色食品芽苗类蔬菜》标准,为豆芽中无根剂使用划定限量,只要在使用限量范围之内的均是可正常食用的豆芽。
济南社区科普大学介绍:豆芽中所含的“6-苄基腺嘌呤”按急性毒性分级属无毒,未发现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可靠证据,不会对人造成“催熟”效果。
济南社区科普大学视频截图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近年来食品药品类谣言汇总》文章阐述谣言产生经过:2011年无根豆芽生长调剂其中两种物质被卫生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双双排除出食品添加剂目录后,无根豆芽自此被归为“毒豆芽”开始遭到各地清查。随后几年间多家媒体发表没有科学依据的乌龙报道,夸大无根豆芽的危害,以至于坊间的以讹传讹让无根豆芽被冠以“五毒俱全”之说。
《近年来食品药品类谣言汇总》文章截图
综上所述,网传“无根豆芽是世界上最毒蔬菜”纯属谣言。
网传消息截图
网络辟谣举报平台提醒:
面对谣言,我们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不信、不传、多求证”。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我们每个人都应有法治意识,对自己的网上言论负责。对于来源不明的网络信息要保持审慎、客观态度,注意甄别判断,多理性分析,不发布未经证实的信息,发现网络谣言积极举报,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制止网络谣言的蔓延。
欢迎扫码关注 |
闽辨真伪 |
联动辟谣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