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省互联网辟谣平台 > 联动辟谣
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棉签含环氧乙烷可致癌?真相来了
2021-12-27 09:57:28 林锦星 来源:福建辟谣  责任编辑:王倩倩
分享到:

近日,网络上传播着“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棉签含有致癌物质可能导致癌症”消息,消息称:目前用于 PCR 检测的棉签背面明确写着含有环氧乙烷,众所周知,环氧乙烷是一种主要致癌物,长期接触环氧乙烷已被证明会增加患白细胞癌的风险,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瘤和淋巴细胞白血病。研究表明,长期接触环氧乙烷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有证据表明PCR测试有害。

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棉签含环氧乙烷可致癌?真相来了

网传消息截图

事实真是如此吗?

环氧乙烷是什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科普:环氧乙烷,又称氧化乙烯,分子式C2H4O, 常温下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有毒气体,相对密度为0.884,有芳香醚味。

不过俗话说得好,“脱离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棉签含环氧乙烷可致癌?真相来了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科普文章截图

事实上,环氧乙烷是一种用于消毒的气体,而不是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棉签材料。环氧乙烷气体是用于医疗器械灭菌的几种方法(辐射灭菌、环氧乙烷气体灭菌、湿热灭菌等)之一。

2019年3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发声明指出:环氧乙烷是医疗器械灭菌的常用方法。它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助于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并有助于提供优质的患者护理。用环氧乙烷消毒的设备范围从伤口敷料到更专业的设备,如支架,以及在常规医院程序或手术中使用的套件,其中包括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多个组件。

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棉签含环氧乙烷可致癌?真相来了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声明截图

科学辟谣指出:环氧乙烷为目前最主要的低温灭菌方法之一,像食品包装,婴儿纸尿裤,卫生巾等等,都可以用环氧乙烷来消毒。环氧乙烷是很好很常用的消毒剂,只要残留量控制在安全范围,那么使用它就是安全的。

另外,类似谣言“口罩消毒残留物环氧乙烷是一类致癌物质,用口罩前要抖一抖”曾在网络上传播,浙江省疾控中心12月1日就发布了《【权威】戴口罩前抖一抖?关于环氧乙烷灭菌后残留,专家有话说》进行澄清。

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棉签含环氧乙烷可致癌?真相来了

健康浙江微信公众号文章截图

福建辟谣提醒: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造谣传谣需承担法律责任。别让网民的善意成为谣言传播的流量,网络空间需要广大网民理性维护,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要轻信小道消息,对于来源不明的网络信息要保持审慎、客观态度,注意甄别判断,不发布未经证实的信息。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