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省互联网辟谣平台 > 今日辟谣 |
2025年7月11日
科 普 如何预防和应对热射病?
详情:近日,我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有关“热射病”的话题冲上热搜。如何预防和应对热射病?
如果遇到热射病患者,要做到“降温第一”,应第一时间将患者移动到凉快的地方,并采取措施降温。相关注意事项可用六字诀助记:“已(移)经(净)将(降)脸(联)喂方(防)”。
转移环境:立即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比如大树下、通风的房屋内、有空调的房间内,让中暑者以最快速度脱离热源。
脱净衣物:将中暑者衣服、裤子全部脱下,去除一切保温措施。
体表降温:用冰袋、冰块、冰冻饮料等物品置于中暑者额头、太阳穴、颈部、腹股沟等处进行血液散热,可用纱布、薄衣物包裹冰袋以免冻伤。
联系医疗:救助病患的同时,其他人可就近向医疗机构和卫勤人员求助,寻求后续治疗。
喂食液体: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每小时补充500-1000ml含钠、钾的低温饮品。
防止窒息:出现抽搐、恶心、呕吐的现象,要注意采取侧卧姿势,及时帮助清理口腔、鼻腔,防止呕吐物塞住呼吸道引起窒息。
另外,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预防热射病,做好防护,如用湿毛巾擦拭手、胳膊和后颈降温散热;提倡在高温的环境下适当多喝淡盐水;常备有防中暑功效的药品;在高温环境中及时观察体征或是查询热指数表等。(来源:中国青年报)
通 报 编造散布“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谣言的4名网民被依法行政处罚
据公安部网安局7月11日消息,罗某良(男,32岁)于6月30日在互联网平台发布了所谓的“倪四道”院士的聊天截图,内容涉及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造成该谣言信息传播扩散,造成当地居民恐慌,扰乱公共秩序。目前,属地公安机关已对罗某良作出行政处罚。
此外,匡某(男,34岁)、胡某成(男,31岁)、张某(男,52岁)在未核实真实情况的条件下传播相关谣言信息,造成谣言信息继续扩散,属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匡某、胡某成 、张某作出行政处罚。(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关 注 中国银联发布声明!
凡以“中国银联工作人员”“中国银联某产品”等名义开展招股募资、高利率理财、财产担保、信用卡逾期账单处理、办理POS机和信用卡等业务及经营活动的,或电话要求下载不明APP,索要提供银行卡信息、个人身份信息、支付密码等行为的,都是假冒银联名义。中国银联从不以这些方式从事该类业务或经营。
中国银联提示公众提高警惕、注意风险,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或财产损失。如需查询确认相关信息,可以拨打中国银联官方客服热线95516。如有发现冒用银联名义从事非法活动的情况,欢迎举报。(来源: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欢迎扫码关注 |
闽辨真伪 |
联动辟谣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